还记得夜神月吗?还记得L吗?还记得硫克吗?
《死亡笔记》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动漫,国内好像后来禁播了,不知道为什么?今天我想写一写死亡笔记,里面记着的不是罪犯或什么人的名字,而是大家熟悉的饭馆。
其实中国人还蛮会“互联网+”的,其实在“大数据”和“云计算”之前,已经出现过这种类似的线下营销模式,比如在五六年前,动不动就有小区和学校门口,开了一家什么牛肉饼店,一块饼要5~10块钱,比一般的烧饼店贵几倍。但是门口永远是排着超级长的队伍,所以你再不喜欢吃,你也要去买一块,因为你好奇,不好吃也不过就10块钱嘛!
后来,美食类APP遍地开花,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,一轮又一轮地玩命烧钱,“请”你半价甚至免费体验之后。竞价排名就已经开始了,有一些会玩儿概念的传统饮食店,开始动起了歪心思。
其实,就是餐饮界的“莆田系”,BP模式很吸引人:
竞价购得网站和APP排名,再雇得一堆潮范儿十足的少男少女天天在店门口排队;然后你看到了,心痒了,怎么也要体验一把了;
然后就去了,然后就120号了,然后好不容易排到了;
然后“怎么感觉也一般啊,MD,老娘(子)是不是上当了,心里一万个草泥马奔过”;
然后还是要面带微笑,打开美颜相机,甜甜地留下一张自拍,然后发到你的朋友圈。
所有的网红店,如出一辙,都是这么出来的。
OK,说回正题。因为元旦过了,一年一度的数据狂欢来了,支付宝年度数据公布了,一些大的行业数据也来了。我今天看到了,餐饮界的数据,让我不知怎么说。
DEATH NOTE上出现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:水货餐厅、味千拉面、面包新语、小天鹅火锅、赵小姐不等位、金钱豹(oh,my gosh!)、潮汕牛肉火锅(呵呵哒)……
多么熟悉,谁没去过?谁没吃过?金钱豹,曾经的高端自助啊。这些餐厅终于纷纷倒下了。资本轰炸,炮火连天的当下,资本可载舟,亦可覆舟!
利用资本的包装,盲目地扩张,却不愿意去进行口味和服务创新,食品安全视而不见,网红店,你不死,谁死?听说“海底捞”在台湾开始推出“顾客自带食材”了,颠覆身在大中华地区我的三观,这种风气,让青岛大虾、桂林天价鱼情何以堪啊?
最后,我想说“一切反动派,都是纸老虎”!
照片只缺最美狼姐姐~
最鲜大侄子。
你是左手边第一个,对不对
没有我,我在拍照
好尴尬。。。
https://www.hannahwu.com/we-enjoyed-the-happy-first-ever-china-suzhou-steemit-meetup-this-afternoon/
这个聚会的照片之前写过,这篇里面有我~
有一帮这样都朋友,很幸福啊~
餐饮界莆田系都描述很到位啊!!
美女如云